第三階段
在這一階段,公司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經營理念,轉型升級,集聚能力,組織再造,激發活力,實現了經營規??缭绞桨l展。形成具有中國華西特色、建筑行業領先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順應國家發展戰略,國際化經營布局起步;加快建筑工業化進程,增強工程總承包管理能力,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工程總承包綜合服務商。創造“魯班獎”工程3項,“中國安裝之星”1項和國家優質工程4項。
公司與深圳共成長,同發展。營業收入從1982年的5.3(估算)億到2020年的119.08億,漲超22.5倍!自2014年起,新簽合同、營業收入連續七年破百億,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第二階段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通過改變、轉換機制以激發內在活力、增強綜合實力進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迫在眉睫,各地方政府與原“窗口公司”脫鉤。
1988年9月,由“四川華西企業公司”更名為“中國華西企業公司”;1997年7月,改名“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從名字變更可以看出公司開始實體化改革,先后實施了多次實質性的資產重組整合,把四川華西集團公司在深圳的優質資產和管理資源整合并入中國華西,使中國華西真正成為一個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原來后方公司變成了現在的股東單位: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在這一階段,公司通過資源整合、人員交流、制度統一,法人治理結構得到健全,決策管理體制得到明確,市場規模得到較快擴張,成功完成了實體化建設,進入集約化管理,經營布局優化調整。創造“魯班”工程4項、“創魯班工程特別榮譽企業”1項、“創建魯班獎工程突出貢獻獎(銀獎)”1項和國家優質工程1項。
第一階段
“借一個‘窗口’闖世界”,1979年,四川省政府給華西集團下達政策任務,在深圳建立一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的經濟實體“窗口”。1982年8月22日,四川華西企業公司(中國華西的前身)因此誕生,當時由50萬元起步,首批員工300人,安營羅湖區湖貝路一帶。當時公司無實質的人權事權,只負責宏觀管理,實質靠后方公司(一公司、三公司、四公司等)來支撐。
從1982年進駐深圳,陸續組建土建、專業公司,橫跨東西,最西面是蛇口,最東面是鹽田。在當時艱難困苦的環境條件下,華西人順著東西沿線,安營扎寨,占領市場,綜合配套施工能力初步形成,施工規模逐年擴大。